我這裡幾個考量分享:
1.文字難度:⭐⭐⭐(滿分5顆星)
語文程度約國小中高年級適讀。
給孩子閱讀或一起共讀英文書籍時,文字、文法難度通常是我第一個考量點,
文字艱澀、寓意較深或文法上較難的文章或故事,
會先擱置等語文掌握度較高後,再挑戰。
對孩子來說讀書跟看卡通比起來還是稍嫌「用力」,
故事再怎麼高潮迭起也不會每一頁都有非讀不可的亮點,
倘若每讀一頁就要斷斷續續查進10個英文單字,
這樣「用力」地閱讀狀態下更加大「放棄」的念頭。
所以我在挑選讀物時,會先大致瞄一下評估孩子的英文程度,
再決定是否要推薦孩子閱讀或共讀。
目前共讀第一本「The Magician's Nephew」,
每天大概1-2頁請孩子讀一遍的方式一起共讀,
每頁查單字大概5個以內的頻率還算可以,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剛開始故事鋪陳的趣味性不足,還沒有引起孩子高昂興致,
但因為文法與單字簡單易懂,大致上氣氛輕鬆愉快,孩子覺得頗有成就感。
缺點上:因為畢竟是經典兒童文學,
距離現在較為久遠又屬不同文化範疇,
有些書中的物品會讓我們一開始搞不清楚是什麼,需要上網查。
2.故事科幻度:⭐⭐⭐⭐(滿分5顆星)
作者C.S.Lewis是曾經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教授,
感嘆兒童/少年文學中缺乏作品有趣的科幻作品,
因此與好友「魔戒」作者J.R.R. Tolkien 開始各自創作這類的科幻文學作品。
不同於「魔戒」的時間軸的科幻旅行模式,
C.S.Lewis在「納尼亞傳奇」是以空間跳耀的科幻旅行模式,
讓書中主人翁跳躍在好幾個不同空間的國度中穿梭交織而成的冒險故事。
其中奇幻物種的想像多元,雖然物種描寫的細膩度不及J.K羅琳,
但以兒童的英文掌握度已經是非常足夠的了,
過於細膩的描繪,會讓英文字彙稍嫌不足的容易孩子卻步,
要將書中文字要再轉化成腦中概念就已經是一層語言上的轉換,
若再加上堆疊的形容與文法閱讀起來勢必會更加吃力。
這種空間感的科幻模式,搭配精煉簡潔的文字敘述方式,是不錯的科幻入門小說。
3.人格建構推薦度:⭐⭐⭐⭐(滿分5顆星)
就國小時期的孩子來說,世界對他們是單純的,
事情都可簡單地以黑、白、善、惡劃分,
然而道德與人性往往在每一次的選擇之中彼此拉扯。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灌輸的是非善惡、道德認知常常是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出現,
我們會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每一件事發生的當下立馬就要孩子做出正確的判斷,或協助孩子做出判斷。
我們都不否認,圓潤美善的人生閱歷需要時間與事件的積累。
在閱讀每一個故事、小說中,我們變成了書中的主人翁,
與他共同經歷了各式各樣的人生、
在短短的閱讀時光中,孩子經歷了更多更為複雜的人性選擇,
乍看是個旁觀者,實則必然有很大成分的帶入與共情感,
以相對安全的方式去體驗不同選擇下的人生。
正因如此,我認為評斷兒童/少年文學作品中需要的不只是趣味性、娛樂性,
更多的是在這些包裝下的核心信念。
本系列作者以善良、寬恕、希望、勇氣、信心貫穿整部作品,
主角中不是每個人都內心堅強、不是每個人都純白無瑕、
有時候會犯錯、會懊悔,
這些看似不完美更襯托了選擇「完美」所需要的愛與勇氣,
這些美好的信念與品質將潛移默化地成為孩子人格建構的一塊塊基石。
以上為我個人的選書想法與閱讀概況,作為尚不健全小小的分享。
書籍資訊
※ 本文已取得作者同意轉載。
快來Facebook找小編聊天!
如有問題可到粉絲團私訊給小編唷!